题 目:Dielectric-induced Effects in Organic Optoelectrionic Device
报告人:胡来归 副研究员
时 间:4月8日(周五)13:30
地 点:3-323
报告摘要:
有机材料因低成本、易制作、吸收系数大和质地轻等优点,正逐步进入当前成本居高不下的以晶体硅为代表的无机半导体产业,但有机半导体材料的低电荷迁移率和强激子束缚能严重限制着相关器件的发展,尤其是在柔性光电器件方面。最近的发现显示,高介电常数的介电材料可以使与之相邻的有机半导体内光电流信号得到增强,部分克服了低迁移率和强激子束缚能,使介电/有机半导体界面能直接产生光电流信号,从而提出利用光致位移电流来实现光电检测与传感概念;此外,发现利用铁电材料的剩余极化可将电场“存储”在光电器件中,极大地减小了低迁移率和激子束缚能带来的影响,甚至无需加偏压并直接驱动光电器件工作,该器件能产生具有记忆性的瞬态光电流,有望实现高速且具备记忆性的有机光电子器件或其它多功能性器件。
报告人简介:
胡来归,浙江大学理学博士, 日本名古屋大学化学系和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微纳系统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柔性可穿戴有机光电子器件及其物理相关的研究工作,涉及有机柔性薄膜器件的制备和相关的物理机制,器件主要包括有机光伏、光电导、光电检测与传感、场效应、记忆存储等。目前至今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4项,发表Review论文1篇,英文专著章节1篇,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arbon、PRB、APL、JMCC、Optics Express等著名期刊(IF>3)的学术论文有13篇,申请日本专利2项,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口头报告4次。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