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郁建兴
主办单位: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
时间:12月10日(周三)晚上 18:30
地点:7-303报告厅
演讲摘要:
“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应致力于对政府-市场关系、国家-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再出发,实现从“投资主导”到“改革推动”、从“社会管控”到“社会治理”、从“数量发展”到“质量发展”的转变。法治则作为改革的重要保障贯穿始终,实现其作为“管治工具”到“规则意识”的转变。
主讲人简介:
郁建兴,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英国爱丁堡大学(2004)、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006-2008)、德国杜伊斯堡大学(2011、2014)、图宾根大学访问教授(2011)、中山大学特聘教授(2003-2006)。现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商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公共行政评论》、《第三部门研究》等国内外期刊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已出版专著A Path for Chinese Civil Society: A Case Study on Business Associations in Wenzhou, China(2012)、《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2014)、《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中国农业农村的再出发》(2013)、《服务型政府》(2012)、《让社会运转起来》(2012)、《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基于浙江温州商会的研究》(2008)等15种;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China Review、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等国内外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主编“浙江大学公共管理从书”、“全球化与治理转型丛书”、“服务型政府大视野丛书”等;多份政策倡导报告获得过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并得到应用。
曾获得过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06、2009、201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2007、2011、2014)、二等奖5项(1999、2001、2002、2005、2009),民政部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11、2012),以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等。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2009),教育部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2011),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4)以及重点资助人员(2006)等。获得过“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5),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奖(1994),全国MPA优秀教师奖(2009),浙江省教学名师(2009),浙江省首届师德先进个人(2009)以及浙江大学首届心平杰出教学贡献奖(2012)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