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博登陆平台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Tea Time 学术活动系列邀请报告(28)

来源:理学院 发布日期:2013-11-20

    报告题目: 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兼谈物理学前沿问题

    报告人:王顺金 教授


    时间:11月27日(星期三)14:00


    地点:2-101


    报告人简介:

 

    王顺金,男, 1985年7月任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批准); 1988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1994年甘肃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2002年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政府批准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顾问,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德雷克塞尔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等客座教授;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高级科学家,德国重离子研究所(GSI达姆斯达特)、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海德堡)、闵斯特大学、吉森大学、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法国巴黎萨克莱国家核物理实验室、意大利卡坦尼亚国家核物理实验室、台湾成功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韩国高等研究院等校所客座教授。曾任中国核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学会和中国核学会理事、《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和《原子核物理评论》编委。


    从事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理论物理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建立了"量子多体关联动力学"、"强子物质输运方程"和"相对论性介子结构模型", 其中"量子多体关联动力学和强子物质输运方程"被美德法意日等国20多位学者应用和跟踪研究;发展了原子核集体运动理论和量子系统动力学对称性理论;创立了处理含时量子系统调控问题的"代数动力学"和求解非线性常微分和偏微分演化方程的"代数动力学算法"。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两项,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委战略武器与尖端科技成果奖一项;专著五部:《原子核理论-核反应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高等量子论与量子多体理论》(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物理学前沿问题》(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量子多体理论与运动模式动力学》(科学出版社, 2013)、《物理学前沿-问题与基础》(科学出版社, 2013)。发表论文290多篇,SCI期刊收录190多篇, SCI期刊引用1400多次。培养研究生70多名, 博士后9人。



    内容简介:
    
    21世纪科学交叉、融合与发展的特点;


    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物理学某些前沿问题;


    物理学内部的交叉;


    物理学与社会科学、数学和哲学的关系;


    科学发展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