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规划与建设处、研究生处 李庆峰
2012年暑期中层干部学习会上,校党委书记刘剑虹和校长胡璋剑分别作了题为《我们的事业再出发———火博登陆平台学校发展定位和内部治理的思考》和《建设“湖州大学”:目标与路径》的专题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办一所“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综合大学———湖州大学”的战略目标,深刻揭示了湖州大学的内涵特质与建设路径。这必将是学校改革发展史上一次富有重要意义的会议。我们应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结合工作深刻剖析、找准定位、把握机遇、同心协力、迎难而上,为再创学校发展征程中的又一个辉煌奉献力量。
一、以学科内涵建设为着力点,使学科体系符合大学“综合性”需求。
二、以品牌学科为着力点,使学科特色成为大学 “特色发展”的轴心。
品牌优势学科不仅是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核心,而且必将成为未来学科竞争的排头兵。因此,一方面,通过实施“2+3”二期工程建设,继续在打造学科团队、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培育学科成果上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形成学科品牌。另一方面,要从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形成省内高校比较优势,彰显湖州地域特色的角度出发,积极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创设学科特区,主动谋划和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三、以硕士点建设为着力点,使学科水平达到大学 “高水平”的标准。
总之,要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综合大学———湖州大学的宏伟战略目标,必须深入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彰显学科品牌与特色,有效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必须坚定信念,坚守目标,凝心聚力,合力造峰。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与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事处 朱礼敏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的基础和保障,而学术梯队建设则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一流的学科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清华大学梅贻琦先生曾讲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人才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成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火博(中国)建设 “湖州大学”战略目标的有力保证。现就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的综合性湖州大学的师资队伍谈几点思考。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以“突出重点、扩充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为基本思路,以学科带头人和组建创新团队为战略抓手,以领军人才培养及博士队伍建设为重点,紧扣“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实现湖州大学的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
紧紧依据《综合性大学指标》、《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本科教学业绩评估指标》等文件精神来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1.数量目标。到2015年,专任教师数量达到1000人以上,生师比达到16:1(不含求真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所占比例达到38%。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做好外引内培两方面工作,使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访学经历人员的比例达到18%,并且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
2.建设重点。围绕学校“2+3”学科建设二期工程,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相协调,使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重点引进与培育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负责人。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合理造峰。将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有机结合,在国家奖、硕士点建设、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有新突破。
3.结构配置。扎实做好师资总量补充工作。本着数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做好师资总量补充时,以博士为主体,重点关注硕士点建设的学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以及团队成员的合理配置;新办专业,应用工科及应用文科的专业教师配置;量大面广的公共课及各学院基础课的师资配置。
三、保障措施
要实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重点要做好六个方面:一是大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教师形象;二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引进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博士培养工程和教师海外访学政策;四是完善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院级优秀青年教师人才培养计划;五是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国家绩效工资改革以及教师职称评审政策调整为契机,探索教师分类评价办法;六是加强服务,营造和谐氛围,凸显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建设湖州大学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唯有以破釜沉舟的气魄,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人才的优势转化为学科的优势、人才培养的优势、服务湖州发展的优势,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综合性的湖州大学值得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包括学术梯队建设、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申报、科研经费管理、论文(著)发表(出版)、科研平台搭建和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等多项内容,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当前,通过学科建设,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增强,为建成湖州大学奠定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近年来,理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学院特色发展,成效初步显现。下一步,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暑期中层干部学习会会议精神,在建设“湖州大学”总目标的引领下,坚持把强化学科建设作为学院教学、科研、育人和服务地方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体现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学科建设,带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合理规划推进学科建设。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的前提。明确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把《学科规划》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基础性与创新性、稳定性与开放性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新时期学校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统筹各方面关系,确立重点学科,培育优势学科,强化特色学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方向明确、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
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科建设。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要注重把深化教学改革与推进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新布局。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和社会的新需求,及时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大力推行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积极探索并开展研究式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学科专业和教师科研水平的优势最终转化成人才培养质量的胜势。
以高层次项目研究推进学科建设。开展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是开展学科建设的必要途径。要按照“拓宽思路、提高层次、突出重点、增加精品”的要求,瞄准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实行以项目带动科研战略,强化科研基础地位,提升科研层次和水平。
以高水平人才队伍推进学科建设。抓好队伍建设是开展学科建设的关键。要按照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创新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依靠汇聚一流名师,建设人才高地,提升学院的学科水平。
以浓郁学术氛围推进学科建设。浓郁的学术氛围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证。要高度重视学院学术文化建设,为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以坚实经费保障推进学科建设。在经费投入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选择最能发挥学院优势、最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的若干学科,重点发展、率先突破、形成特色。
以合理结构构建推进学科建设。学科结构不仅决定着学院的类型和特色,而且也制约着学科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学科结构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学院根据社会和学校发展需要、结合学院学科传统和实际条件主动建构的结果。因此,在学科布局上,要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
以现代管理体制推进学科建设。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学科既高度分化,又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且以高度综合为主。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学科建设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都顺应了这一趋势。一方面,继续保持按学科分化要求建立起来的院系科层式学科建制的传统,以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分化;另一方面,又根据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建立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组织,以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因此在管理体制上,应建立科层组织与矩阵结构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学院将充分理清学科方向,进一步加强学科凝炼的强度,落实好人人进学科,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培养的优势,同时树立忧患意识,稳步推进学科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