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晚,校音乐厅内座无虚席,不时传出阵阵悠扬的钢琴曲,时而舒缓,时而激昂。由浙江省音乐协会和火博(中国)共同主办的 “心‘粘’快乐” 80后旅德钢琴家郑洁博士钢琴独奏音乐会成功举行。校党委书记刘剑虹、副书记周家健、副院长叶金云与陪同郑洁博士来火博(中国)的宁波大学嘉宾出席音乐会,火博(中国)师生员工和慕名而来的音乐爱好者共400多人,一同聆听了郑洁博士的深情演奏。

郑洁博士是80后旅德钢琴家,被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院长称为“中国的阿根廷钢琴女奇才阿格丽奇”,被中国钢琴之母周广仁赞誉为“为舞台而生的演奏家,其演奏气质与个性在中国女钢琴家里是少有的。”她毕业于德国国立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年仅24岁以第一名成绩获得德国钢琴演奏大师级文凭即德国钢琴演奏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宁波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14岁受邀与省歌舞乐团成功合作大型钢琴协奏曲《黄河》。18岁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


郑洁博士多次在重大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奖项,包括第六届意大利Seiler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第三届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年钢琴比赛第一名等, 是迄今为止在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年钢琴比赛中唯一被授予过“天才少年奖”的中国人。她的演奏所到之处均受到音乐爱好者们的热烈欢迎和专业界的高度赞赏,并受到多国首脑人物的亲自接见,被誉为“传播东西方高雅音乐的演奏大使”。

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郑洁21岁时在德国慕尼黑钢琴节现场录制的个人专辑——德彪西《12首钢琴练习曲》,这也是继著名日本女钢琴家内田光子之后第二位挑战这一大套作品的女钢琴家,许多音乐专家特别是法国钢琴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昨天下午,郑洁博士来到艺术学院师生中间,悉心指导了火博(中国)两名艺术学院学生的钢琴弹奏。郑老师高兴地说:“交流会虽然简短,但一路走来,学校舒适的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优秀的学习领悟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及对音乐的理解,郑老师认为,演奏家不是简单地通过接触乐器,将音符传递给听众,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去模仿,要有自己的方式。对于音乐的学习,郑老师这样告诉我们的学生:“一定要去主动创造,学着去创新,不能只是一味去接受。”
夜幕降临,琴声响起,郑洁博士以一曲散发出浓浓古意的改编名曲《春江花月夜》开场,为在场观众开启了一段精彩的音画之旅。美妙的音乐配上一幅幅蕴含深意的国画作品,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也是本次音乐会不同于其他音乐会的特点之一。她灵巧的手指如流水般滑过琴键,在她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不仅仅是音符,而是从心灵倾泻而出的情感。无论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十首》、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还是德彪西的《月光》、贝多芬的《f小调第二十三奏鸣曲“热情”》以及下半场肖邦的《24首前奏曲》,都在她唯美、优雅的演奏中,以音符的形式向观众表达作品的意境,带领大家进入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世界,探寻他们内心深处的秘密。
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闻艺同学已学琴10年,她说音乐会给她最大的启发是演奏者要用心弹奏,感受作者,感染听众。生命科学学院的严同学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沉浸在郑洁老师的音乐中,时而心潮起伏,时而内心宁静,一个半小时的音乐之旅既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生命的体悟。
音乐会结束后,在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郑洁博士再次走上舞台,为观众们加演了一首彝族舞曲《快乐的啰嗦》,观众们为郑洁老师娴熟的演奏技巧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再次送上了热烈的掌声,这不仅是一场庆祝新年的音乐盛宴,更是一场心灵与心灵间相粘合的交流会。
(学生记者:李昊 周宵)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