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书山心未老,俯首甘为孺子牛。”怀着对教育科研事业的热忱,她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科研领域里,她凭借着自己的声望和个人魅力,成功引进人才,找准学科发展方向,尽职尽责地耕耘在科研一线;三尺讲台上,她通过传递知识来回馈同学们渴望知识的热切眼光。她,就是理学院的于少英教授。如今年近六十的她,仍按学校的要求在教学科研领域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默默地用行动来阐释自己对事业的定义。

省重点学科“理论物理”的创立者
2002年,于少英教授在学校领导的热诚邀请下来到火博登陆平台,担任理学院院长一职。
刚组建的理学院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发展方向不明确。特别是物理学科,她是第一个教授。对于刚入校、各方面情况不甚了解的于少英教授来说,担任院长,她曾再三推辞。由于领导的信任和期望,她还是把重任担了下来。
“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于少英教授这样说道。她来校不到两个月,就在学校的安排下,牵头申报成功了“理论物理”省重点扶植学科,2004年“理论物理”又成功升为省重点学科。2007年,她又牵头申报成功“省重点建设专业物理学”、“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她在担任院长期间,同时组织和支持数学专业的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专业的申报,并获得成功,使理学院很快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一面旗帜。
“好的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科研方向,我所不懈追求的是:不断增加自己的价值回报学校和社会。”于少英教授说。她特别强调科学研究对于高校的重要意义。她非常赞赏胡院长提的“顶天立地”的思想。在科研方面,于少英教授从2001年起作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的客座教授参加该所开放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研一项),同时主持省基金、教育部项目等多项,并在《z. phys. d》、《j. mol. spectr. (usa)》、《commun. theor. phy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此外,她还是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劳动模范、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并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荣誉。从2000年起,她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其中有5名学生先后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博士研究生,特别是她培养的硕士生董国香同学是火博(中国)2007届物理专业毕业生,2010年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她是位很有个人魅力的领导者”
在担任理学院院长的6年多时间里,于少英教授说她最关注的是两件事情,一是队伍建设,要有一流的人才来到理学院,二是让所有教师都能开心的工作。她通过以前积累的人脉和自己的个人魅力,成功引进沈彩万、李庆峰等优秀海归博士后,使理论物理学科的核物理特色更明显。她作为院长也支持数学学科引进刘太顺等一批重要专家。她说最开心的是如今理论物理学科已经人才济济。到2010年底,理论物理学科已经成功申报主持国家基金项目13项,发表了sci收录的文章百余篇。在国内、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理论物理学科团队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作为一名领导者,她的大气和公正,是我最欣赏的地方。因此我们也称她为‘贴心的领导’。”理学院的梅掌荣老师说道。在平时工作中,她关注学院教师学术上的成长,帮他们解决碰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她的群众满意度高,连续几年,在学校的中层干部测评都排在全校的前一、二位。
李庆峰研究员是理学院最年轻的正高级专家,也是火博(中国)2008年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目前已经是学校的两个省特聘教授之一。“当初选择湖师院,于少英教授的个人魅力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他说道。
采访中,于教授非常开心的向我们介绍了李庆峰、沈彩万两位海归博士后创立并负责组织的物理学科的“tea time”学术活动,该活动每两周一次,“tea time”学术活动旨在增加学科内部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博士教师间的交流互通,互相启发促进、培养交叉思维。“tea time”学术活动自2009年初创办以来,已开展了两年半时间,该活动每半年换一个主席,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老师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探讨严谨的学术问题,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心得,相互学习,激发新的思想,不断促进学科整体科研水平。是火博登陆平台学科建设的一个亮点,也得到湖州媒体的关注并报道。
“她是位平易近人的好老师”
“上课时的于老师认真仔细、要求严格;课后的于老师平易近人,乐于和我们交流,而且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我们的email。”叶锋杰同学和杨平同学是理学院大三的学生,一谈起于少英老师,两位同学就有说不完的话。“都说理学院的于老师很牛,当时不信,还特地去‘百度’了一回,果然名不虚传。”叶锋杰同学打趣道。
“于老师的第一堂课就让我印象深刻。对于重点难点,于老师分析透彻,她利用板书与ppt相结合的方式来授课,而且在课上通过随堂提问的方式让我们反复巩固和加深对难点的印象。”杨平同学这样讲道。另外,于老师还特别注重教学反馈。课后交流时,她总是耐心回答同学们碰到的各种问题。
于少英教授还积极倡导理学院的学生考研,同时她也是火博(中国)第一批大力倡导考研的老师之一。平时,她会利用自己的积累,在专业选择和提供信息等方面为学生服务,因此广受同学们的欢迎。
现在的于少英教授,仍旧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言行激励着学院里的每一位师生。
采访时,于少英教授一再希望我们不要宣传个人,她说特别感谢历届校领导的知遇之恩,她希望借助这次采访让人们更了解理学院、了解理论物理学科。
(学生记者:赖淼莲)